首先要感謝新北市政府辦了 < 我的新北市電影院 - 賽德克巴萊 > 的活動 ~
不但可以在首映 ( 9/9 )當天可以去中和的環球國賓戲院免費看 < 太陽旗 > 而且還能去 < 林口 - 霧社街 > 一遊
這就是精美的行程啦
這次同行的是以下兩位新北市政府的親切職員~
感謝感謝啦~
當初活動一在臉書上公佈時 ,採取網頁報名醬
從來沒有想過會有這麼好康的活動 ( 有點心驚 )
能夠舉辦見證對台灣電影史而言 ( 而且最近還引起了網路上文化探討的現象柳 ) 重要的電影及場景的活動是佛心來著的
而且 !
正式線上報名那天不到三分鐘40個名額全數報光真的是比敝人參加跑路跑賽和跑馬更分秒必爭 ( 跌坐
幸好速度快有搶到但速能不能哪天敝人的跑步也能和搶票一樣快呢 ...
舉辦的單位也是很貼心數次用電話確定報名的粉絲要不要來讓其他後補的民眾順利補上柳謝謝新北市主辦單位~ ( 所以下集也可以辦一下活動嗎想來這是大家的希望啊 )
今天觀影的場次是 10 : 10 ,雖然不夠早 ( 因為有八點多的場更早啊 ) 不過也算是首映的時段了
電影院都沒有人這樣感結好棒啊
今天也和原民團體一起觀影 ~ 下午也一同去林口 - 霧社街一遊囉
想到能最早去林口 - 霧社街一遊就很開心啊
好的首先是觀影心得 ~
看完的當下 ~ 朋友馬上傳訊問敝人 " 好不好看 ? " ~~ 我的回答是 " 不是好不好看 ,而是必須來看 "
朋友大概覺得這樣回答像天外之音 ( 吧 ) 感結弦外之音很重
私以為 ~ 就是 " 見證 " 這部上下集的電影及它完成的過程 ~ 或是 來" 驗證 "這部電影吧
等賽德克 . 巴萊上下集在九月放映完畢 ,有心人再統計一下~ 私想它必然立下很多台灣電影史上很多的里程碑
從導演本身的經由海角七號掘起的 " 傳奇 " 到賽德克 . 巴萊的製成成本到宣傳方式到萬人包場到上下集票片及片場能這樣開放參觀等等等 ( 不知會有幾項啦反正九月底的彩虹橋還沒上映就等著有心人惹 )
吳宇森監製給的台灣電影上 " 史詩級 " 的電影這個評價私以為並不為過柳 ~
史詩級可能代表電影本身的文本構成到觀眾評價及藝術評價之類之類的
或著是代表它的製成難度及過程也是有 " 史詩級 " 般 " 這麼難 " ( 從魏導的書 < 導演 . 巴萊 > 中來看大概有了吧 )
台灣的導演或是台灣的電影可以作到什麼程度 ? 它成長 ( 就以賽德克 . 巴萊為例的話 ) 成了什麼樣子 ?
這片土地上的題材及歷史可以如何去發揮 ? 是否曾經有人想過如何發揮 ?
私以為假設今天敝人沒有免費的進場觀影機會 ,也會買票進場看看柳 ~ 這是個人覺得的 " 必須性 " ( 啦 )
好惹進入電影內 ( 終於 ... )
敝人覺得素人演員表現的很好 ~ 尤其是林慶台 " 牧師 " ~
雖然有些評論說素人演員們的演技不到位
可是都有傳達出該角色的情感和味道就 OK 惹是吧
但林慶台牧師真的是素人嗎嗎嗎 ~ ( 疑問
但根據可靠友人消息 ~ 向她個人從小作基督徒為了宣道必須常常有演出話劇及即時行動劇的可能 ( 登楞 )
從小至長大就有一直演戲到編劇的可能 ( 登楞登楞 )
這根本就一種演員訓練班吧
所以依林牧師的年紀和資歷說不定是從小表演到大的狠角色 ( 吧
魏導將演員們的殺氣有逼出來 ( 驚 )
音樂不必多說惹趕快下訂原聲帶預購啊
自從看了 < 很久沒有敬我了你 > 的 dvd 和音樂之後無法離開這種天籟
劇情嘛 ~ 這大概也是今天首映
敝人覺得魏導將兩種文化的人在電影故事的敘事方式上取得了平衡這樣
從莫那魯道一開始出現其實就沒有因為他的 " 抗日英雄 " 身分就把他拍成自小被神格化
雖然是勇士但個性上明顯有衝動過度及跋扈 ,因此轉到年長的莫納魯道時林牧師演出的因日人統治下的壓抑就很到位柳
而且從 PTT 版上有文章也指出莫那魯道在其它部落的看法下不見得就是個英雄或是負面的批評 ( 因為一部電影引起對歷史的學習及評價很有意義是吧是吧 )
而日本那方魏導也穿插了角色說明並非日本人對原民就是全然完全地羞辱及打壓
但二十年的統治結果及文化差異換來最終因 " 小事件 " 引爆 " 積年累月 " 的各種 " 仇恨 "的 " 大作戰 ( 血祭祖靈 ) "
而且與其說是 " 劇情 "的安排 ~ 敝人覺得是有種 " 歷史 " 的篇章充斥著遺憾這樣 ,賽德克 . 巴萊並不是好萊塢式的動作爽片
這是一段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及現代文化和原有文化交織下 ,產生的一段求生存的人的歷史
在現代有一位導演花了大錢以電影敘事的方式重新鋪陳這段實際發生在台灣的歷史
而以公學校開始 ( 如下圖 ) 開始的一段事件
從有點嚴肅的地方跳到片場好惹 ( 擦汗
看完電影之後在車上吃惹好大一個便當也是活動送的 ( 轉圈圈 )
從中和環球車行到林口片場大概三十分鐘好快啊 ~ 而且 14 號才開放所以我們都是參加活動的身份搶先一步來參觀 ~
這是義工導覽鍾姐 ~ 今天片場超級熱而且敝人穿長袖防蚊子更熱啊
再次謝謝鍾姐頂著大太陽也是全身長袖一路賣力帶領我們導覽霧社街 ~
入口來一張 ~ 片場區內不能吸煙柳
這是全景圖 ~ 新聞指出在正式開放後 " 武德殿 " 會有片中配樂的放送柳 ~ 算是影音館
從霧社街入口看進去 ~ 底頭最高處的山坡是 " 櫻台 " ~ 後頭兒就是公學校場景
一進去最先是郵局場景 ~ 這個郵筒等正式開放後是可以在 " 郵局場景 " 內購買紀念明信片並投遞後寄到指定地址的 !
細膩的場景 ~ 一走進去可以聞到一種日式房屋建成後特有的木頭材質味 !
從日本搭景組在魏導書中表示 ~ 這些蓋成的成屋都可以住人的基準來建造
難怪霧社街總造價要八千萬啊八千萬
接著是片中非常重要的場景 ~ 就是霧社街上的警局 ~ 霧社分室
木材仿舊的感覺全是木工用手工上染料來作成的效果
看看這書桌上的文具就知道魏導對道具的講究啊
這台蜂鳴器是真的可用柳
牆上還有真實日人和原民合照的舊照
而且在這一區時
非常開心 ~ 有對電影最終能夠完成來說 ~ 非常重要的郭明正老師來講解一些事情
郭老師不但說明了賽德克族那時使用槍械的方式及歷史 ~ 和老師自身從長輩聽來的歷史
還實地教了賽德克 . 巴萊的正確唸法柳 ( 有點饒舌 ... )
因此接下來到這一區啦 ~ 就是花岡二郎在事件當天看守的槍械庫
根據郭老師所說 ~ 賽德克族本來使用的土槍就是要一直塞槍管的類型
充填的速度非常慢
後來在事件時因為在此搶了日人使用的一發一發裝填式的槍 ,而這種槍使用上更快~更好用
在下集似乎還會搶機槍來使用 !
飾演花崗二郎的蘇達在這裡已經是換上族服了並且告訴來取槍的莫那 . 魯道說 ,自己的妻子歐嬪還穿著日式和服在會場上
這裡就是歐嬪躲藏用的倉庫 ~ 在公學校的場景旁 ~
接著鍾姐帶我們沿霧社街一路往公學校去
這種實體搭建的屋子不在少數啊 ! 數量比想像中來得多
鍾姐說明霧社街場景唯一兩層樓的建築物便是櫻旅館
當初是日軍來霧社時的居住所之一
但在拍片過程中是演員用來化妝及照顧年少演員的地方惹
也有拖鞋店 ...
擔然有重點場景 -- 金墩商店~
另外醫療所也是可以入內拍攝的場景
魏導真的要求道具要求的太細膩了 ...
鍾姐有說到日人和原民搭建房屋上的方式不同
日人是切好方正木頭才搭建房子 ~ 原民是依木頭大小不加修裁地直接使用
而且為了台灣較溼的氣候
台式日屋幾乎都是拉高底部再蓋屋 ~ 免除溼氣危害木頭的情形
一路走之後在公學校前有塊叫櫻台的小土丘
所以花了兩百萬作出假櫻花先接起來 !
接著就是霧社事件的起點 ~ 也是太陽旗中最重要的場景 ~ 公學校
雖然拍片時幾乎沒有內部場景
但魏導還是蓋出了一座學校 ~ 內外兼有
非常懷念的感結啊 ...
裡面現在正在改建一座咖啡廳 (吧
14日正式開放時就會有柳
公學校旁還有校長的家 ~
校長當初叫家長們躲進他家自己在門口防衛著
接著到片場的最高點 ~ 劇中花岡兩兄弟練習柔道兼談心的武德殿 ~ 而花岡一郎和二郎這對義兄弟也因在情和義之間作出選擇最後走上末路
由於是霧社街的至高點 ~ 景色非常好~
除惹可看整個霧社街之外 ~
還有遠景台北港啊 ~
武德殿造價五百萬 ( 登楞 )
因為是用不用釘子接合技術蓋出來的 ~ 單靠木頭的接合
而新北市政府為了颱風安全的考量再加釘了螺絲
戲服展出
殿內其實還頗寬的只是相機照不出那感結
最後回到霧社景局大景前合照
而且還有 tvbs 的採訪拍照不知有沒有上媒體有點害羞 ...
要來片場要上網買預購票哦( 叮嚀 )
因為不開放民眾開車前往是為了秩序好柳 ~
請支持認真的國片來見證國片的成長及傳承的可能 ~
回程時還有一個精美的盒餐點心 ~
謝謝新北市政府主辦活動 ~ 可以私心請求也來個下集的觀影活動嗎 ( 問
下次見柳